雉雞標本
雉雞標本除供教學、展覽用外,還可作為高雅貴重的裝飾品供家庭觀賞,一具造型優美的雉雞標本售價為150~200元(1992~1994年)。制作過程如下:
①配制防腐劑:可用三氧化二砷與樟腦、肥皂、水一起按樟腦:肥皂:三氧化二砷...[詳細]
(一)概述
銀方頭魚又名馬刀魚、瓦刀魚、日本加吉,存在于我國南海及東海南部,以廣東、福建、浙江各省沿海地區產量較多。銀方頭魚的漁汛主要為4~5月份。該魚肉質較細嫩,呈蒜瓣形,營養豐富,很受日本人青睞。過去我國一直以整...[詳細]
(一)概述
墨魚又稱烏。金烏分布于我國各海區,以北方黃渤海沿海產量最高。無針烏(內殼后端無骨針)主要分布于東南沿海,即浙江中南部、福建東部、廣東沿海及北部灣海區。不同海區的墨魚,漁汛期有所不同,山東漁汛期為5~6月...[詳細]
(一)概述
魚又稱大棒魚,屬溫水性中上層魚類,主要產區在我國東海、黃海、渤海水域的沿岸,其中以渤海為最多。魚的漁汛期為4~5月份。該魚具有高蛋白、低脂肪的優點,其肉質細嫩、味鮮美、口感好,深受日本人喜愛,尤其是加工好...[詳細]
(一)概述
近年來,隨著淡水養殖業的發展,淡水魚產量迅速增長,除鮮銷上市外,將淡水魚加工成魚片、魚段、魚排,速凍成小包裝冷凍食品,已成為目前水產加工業中廣泛采用的方法之一。以下對淡水魚冷凍魚片的加工工藝加以介紹。
...[詳細]
(一)概述
魚又名多鱗或叫沙,屬科,體型細長,呈圓筒形,肉味鮮美,主要捕獲季節為春、夏兩季,我國沿海均有生產,捕獲方法多用拖網和定置網。我國所產魚比澳大利亞產個小味美,過去由于加工技術和銷路的限制,其未受到重視。近年來由...[詳細]
(一)概述
章魚為頭足綱軟體動物,是重要的海洋經濟頭足類,多數種類棲居于200m以內的淺海陸架區。章魚以往只以原料形式出口,近年來將其加工成冷凍章魚塊出口,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
(二)原料
冰鮮原料應八腳完整,細皮,粘...[詳細]
(一)概述
魷魚學名柔魚,是重要的海洋經濟頭足類,廣泛分布于大西洋、印度洋和太平洋各海區。近年來我國遠洋光誘魷釣漁業有很大發展,魷魚的漁獲量日益增加,除鮮銷外,將魷魚加工成冷凍魚塊出口或供應國內市場,均可取得較好的...[詳細]
(一)概述
隨著我國養蝦業的發展,對蝦的出口量日益增多,通常都是以塊凍無頭蝦形式出口。如能將對蝦進行深度加工,做成蝴蝶蝦凍塊產品出口,同樣規格、數量的原料蝦可比塊凍無頭蝦出口售價高12%左右。現介紹福建省出口美國專...[詳細]
(一)概述
泥東風螺屬軟體動物,分布在我國東海和南海,常用底拖網捕撈。由于泥東風螺具有抗腫瘤作用,將其加工成速凍產品出口,很受日本、韓國及我國臺灣省的歡迎。
(二)原料
要求用鮮活的泥東風螺作原料,因此,其加工應在...[詳細]
(一)概述
鳥蛤在我國遼寧、山東沿海均有分布。對鳥蛤進行加工,生產冷凍煮鳥蛤肉產品,出口日本有一定的市場。現介紹其加工工藝。
(二)原料
要求選用鮮活、貝殼完整的鳥蛤作原料。
(三)加工工藝
1.工藝流程
原料沖...[詳細]
(一)概述
白鰱是淡水漁業生產中產量高、放養比例較大的養殖品種,除鮮銷上市或速凍貯藏外,還可將白鰱加工成魚糜制品。白鰱屬少脂、白色肌肉魚類,加工工藝中不必脫色,成本低。將白鰱魚糜做成冷凍魚丸上市,頗受消費者歡迎,并...[詳細]
(一)概述
冷凍香酥對蝦餅是以冷凍魚糜為原料,配以輔料、調味料加工而成的冷凍方便食品。該產品不經解凍即可油炸,表面呈金黃色,外酥里嫩,具有蝦的鮮味,營養豐富,很受消費者歡迎。現介紹冷凍香酥蝦餅的加工工藝。
(二)原料...[詳細]
目前,國內生產的調味魚片干的主要原料是馬面,以后將進一步開發新的原料來源,例如日本就以紫色蟲紋東方等供作此類珍味干制品的原料(當然在原料處理時必須按規定嚴格進行)。調味魚片干現有兩類,一類是調味的生魚片干,適于外...[詳細]
(1)原料處理 采用新鮮或冷凍的鰳魚,用水洗凈或解凍并洗凈,去鱗、去頭尾、鰭,將魚體剖成二片,用鉗抽去腹刺,用清水漂洗干凈,按罐型將魚片切成寬4cm的魚條,力求寬度一致。
(2)鹽漬 將魚條放入4%的鹽水中鹽漬30min,取出瀝干待裝...[詳細]
(1)原料處理 用每條重150g以上的冰鮮或冷凍帶魚作原料。冷凍帶魚先行解凍,刷去魚體表面的魚鱗,去頭尾,剖腹掏盡內臟,用流動水洗凈腹腔內的黑膜及血污,嚴格剔除變質帶魚。將帶魚切成長約8cm的魚塊,尾部寬度應不小于2.5cm,分大...[詳細]
(1)原料處理 將新鮮或冷凍(經解凍)帶魚去鰭、去尾、去腹部肉,尾部寬度控制在2.5~3cm,以70~75℃熱水燙2~6s,刮去魚鱗,切去魚頭,用流動水洗去血污、黑膜及雜質。剖片去脊骨,再用流動水漂洗40min,去血水。
(2)鹽漬 將魚片浸沒于4....[詳細]
(1)加工
采取漿液后,要在24小時內進行加工,以免變質。如采取的漿液干凈無雜質,可直接進行加工,這樣易于鑒別真偽;如采取的漿液有雜質,則需要用銅絲篩或尼龍絲篩進行過濾。銅絲篩為80目或100目,尼龍絲篩為60目或80目,可根據...[詳細]
1.剝油方法與加工
剝油方法有干剝和鮮剝兩種,分別介紹如下。
(1)干剝與加工
干剝手續繁雜,所需時間較長,剝出的油碎塊較多,雜質含量高,而且取油后的蛙肉往往不能食用。具體操作方法如下:
①將捕到的哈士蟆(雌體)裝入麻...[詳細]
1.工藝流程
原料→沖洗→挑選→稱量→浸藥→裝箱→凍結→冷藏→成品檢驗→出廠。
2.操作要點
①原料蝦從起捕到加工完畢不得超過8小時。如發現對蝦頭胸部與腹部之間的聯結膜松...[詳細]
1.工藝流程
原料→初洗→去頭→清洗→分選→清洗→控水→稱重→擺盤→灌水及控水→凍前檢驗→凍結→第一次加冰→第二次加水→出凍脫盤→鍍冰衣→...[詳細]
1.工藝流程
原料蝦→清洗→蒸煮→干燥→對蝦干
|
錢子米←脫殼←
2.操作要點
①選用鮮度較好的對蝦作原料,軟殼蝦、甲殼不全、掉頭或有殘缺的對蝦可加工海米。
②洗去泥沙雜質,按大小分別...[詳細]
對蝦頭是對蝦加工的下腳料,幾乎占原料的1/3,數量較大。對蝦頭部一般化學成分為:水分為80~85%,蛋白質10~13%,脂肪1~2%,灰分3~4%。對蝦頭除含有較豐富的蛋白質外,還含有較多的腦磷脂、高級不飽和脂肪酸、類胡蘿卜素及多種微量元素。對蝦...[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