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豬價格
昨天,無意間在微信群里看到一個說屠宰場要漲價的信息,動輒一公斤要爆漲4元。當時看完,基本上就斷定是假的。到了晚上,這個假消息經過網絡的快速傳播,遍及大江南北。也許是拜這個假消息所賜,整個毛豬價格雖然沒有像消息里說的那樣暴漲。但是上漲的地區已經連成片。昨天還綠油油的地區,今天開始翻紅。可見,互聯網走到今天,的確不能小看互聯網帶來的傳播效應。
近期的暴漲暴跌,同互聯網上真真假假的消息,絕對是有關聯的。現在養豬,除了要研究養豬技術,還必須要研究忽悠和反忽悠中的知識。最終,誰能把誰忽悠趴下了,誰就是勝利者。
那,哪里才是真實呢?短短一個月,有人20元賣豬,有人15元賣豬,還有人12.5元賣豬。是真的缺豬了?還是行業缺了底限呢?真正的供需平衡點在哪里?
白條價格
繼昨日白條下跌后,主流價格依然微跌。尤其是一二線大城市,并沒有因為最近的毛豬價格上漲,白條價格同步上升。同時,凍白條及凍肉積極出庫。如我昨天所說,大量的凍轉鮮產品開始加速鋪市。
消費相關
今日, 雞蛋和肉毛雞價格維持穩定。由于豬肉又回到了24元的價格,要比前幾天20元時候,銷量下降很多。雞大腿在8.5左右。要比最高時候的13元價格下降很多。雞蛋價格在4.8元。會員價格還能優惠不少。最近,因為豬肉漲價后優勢降低,買牛羊肉的明顯增加了。
后市分析
事實上,現在出欄一頭豬,純利潤仍然不會低于2500元。但是,養豬戶仍然希望暴漲。這里面的根本原因就是很多人覺得非洲豬瘟的威脅太大。一旦得上,就是鐵定要大賠。既然風險這么高,那必須回報要更高。還有相當一部分人,由于年齡,地區,認知等等,想要在退出養豬業前,狠狠撈上一把。所以,壓欄待漲,把豬養到500斤仍然覺得太小。這種干上最后一把大撈一筆的人的比例并不低。
想要多賺錢是沒有錯誤的。截止到現在,無論是自繁自養的,還是專業育肥的,即使把上半年的損失加起來計算,每出欄一頭豬的純利潤已經超過900元。因此,一些人仍舊糾纏于上半年自己賠的如何慘是有點過分執拗。當然,如此高的利潤,必定會吸引非常多的人進入這個行業。2020年僅僅四川就要新增產能1000萬頭,占正常出欄量的15%左右。按照這個比例看,全國范圍內新增產能不會低于5%。樂觀估計可能要高于10%。2020年仍然是缺豬的。2019年養豬行業主打的是運氣牌。2020年開始,比拼效率將是主流。
很多人說,現在疫情這么厲害!的確,疫情很厲害。但是無論從官方的調查,還是草根調查,擴大規模仍然是絕大部分養豬人的選項。畢竟,同一頭豬純利潤2000元相比,這個險非常值得冒。目前的重點和難點仍然是中南區6省。因為能繁母豬損失的太多,而肥轉母啟動的又慢。但是,中南六省又是自古以來的魚米之鄉,水產,禽類養殖業,尤其是水禽養殖非常發達。很大程度上可以彌補豬肉的蛋白質供應的缺口。
最后,回答大家最為棘手的問題。那就是后市。個人認為,現在的后市已經完全進入到暴漲暴跌的節奏。現在,比拼的已經不是供需博弈了。而是管理機構與養豬人相互間誰投入的力度大小。說白了,管理嚴格了,豬價就會飛流直下。管理松了,豬價就會逮著機會上漲。
而消費者,完全是看價格說話。肉價超過20,開始減少購買,低于20了,就增加。所以你要問啥時候是高價,沒法說。也許今天15元,明天就17,后天又14.5了。
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清楚的,12月2日,政府已經明確在明年的兩節兩會期間,會全力保障豬肉供給和價格穩定。所以,對于養豬人來說,你得時刻打起精神,踩準節奏。沒必要成為12.5元賣豬的冤大頭,但是也沒必要為了找回面子,20元不賣,落到15元不得不出手。
一句話,現在光會養豬的只能是初級水平,而會賣豬的,才是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