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來到了周末,幾乎見面的每個人,沒說幾句,都驚嘆時間過的飛快。過完中秋節,馬上就要到國慶節了。對于養豬人來說,每天就是悶頭干活,幾乎沒有假日的概念。最近,豬價的領頭羊不在是廣東了,這會四川和重慶成為了豬價的風向標。很多媒體估計,四川今年能出欄4000萬頭左右。這個量,僅僅夠自己用的,外調著實是心有余力不足。
川渝是非常典型的內陸高速發展地區,無論雞蛋,雞肉,或者是水產等,一時還難以滿足生豬產能留下來的巨大缺口。而沿海經濟發達地區,憑著先進的物流網絡,能很快對沖漲價的影響。所以,未來推測,真正的高價位地區是那些里不出外不進的內地。
最近,詢問能不能繼續漲價的人非常多,理解大家的迫切心情,因為隨著大家對于養豬每4年一個周期的理解越來越透徹,相反也會造成的傷害越來越深。很多人說這是賭,我最近越來越不認可這種說法。
這個就像原來沒有汽車,大家都認為開車會比騎自行車快,然后,等大家真的每家都買了汽車,發現開車未必比騎自行車快。
一臺車占地要接近10平方,而一輛自行車的占地也就不到1平方,因為大家開車和騎自行車都是一個人時候多,這就意味著,從占地的角度看,汽車是自行車的5-10倍,除非它的行駛速度超過自行車行駛速度的5-10倍,也就是70公里以上的時速,才能讓人感覺汽車的優勢。
養豬也是這樣,現在大家由原來的騎自行車的時代升級為都開車的年代,最現實的問題,就是總會想到一起,早高峰總會堵車。因為突然某種原因,很多車趴窩了,路上真能跑的車并不多,所以,至少短期內,不會堵車。當然,生豬價格也掉不到哪里去。你要做的,就是千方百計的讓自己的車不停下來。
個人觀點
豬肉零售市場隨著周末的來臨,豬肉價格小漲,基本上每個周末都是這樣,從9月份1-19日屠宰場的統計數據推測本月看,這個月的屠宰量下降到上個月的85%左右,同比去年很可能下跌超過35%左右。
所以,現在是全國的生豬產能損失很可能超過40%,但是很可能不會太多,因為消費下降了35%后,豬價漲勢明顯變慢了。說明,二者最近達成了緊平衡。由于生豬的巨大缺口依然存在,豬價不會出現太大幅度的下跌,以震蕩為主應該是主旋律。同時,政府的各項措施和政策正在逐漸產生效果,個人認為,8-9月份很可能是這次大漲的標志性底部。此后,上漲進入到慣性上升階段,類似于朝天開一槍,最后子彈的爬高,就是慣性階段。
220斤左右的豬,根本不用考慮出欄,好好養著。補欄的只要價格可以,也要抓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