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4日,據中國養豬網數據監測,今日全國外三元生豬價格在33.67元/公斤,較昨日下跌了0.02元/公斤;較上個月上漲了0.37元/公斤;較去年同期上漲了19.96元/公斤。
生豬價格仍在窄幅變化周期,各省份豬價漲跌調整,為保障“菜籃子”與“錢袋子”共贏,預計高位穩定的豬市行情還會持續到春節之后。
40元省份出現,2020年豬市行情如何?
根據中國養豬網數據統計,今日全國共計10個省、市(自治區)豬價上漲,20個省、市(自治區)豬價下跌,變化幅度均較前期變窄。今日豬價最高省份被海南省斬獲,省均價達到40.37元/公斤。豬價排行在前五的省、市(自治區)有海南省、四川省36.96元/公斤、廣西壯族自治區36.77元/公斤、重慶市36.44元/公斤、廣東省36.38元/公開。
北方雨雪、霧霾天氣導致部分高速通道被封鎖,生豬調運受到阻礙,短期內豬價呈現小幅下降,但因為市場供應量并不多,所以盡管豬價下滑,但仍不傷筋骨。南方開始逐步進入腌制臘肉等產品的收官期,豬價開始由漲轉穩定發展。
2019年即將結束,隨著新年的靠近,養豬人的壓力也開始增大。目前國內疫情狀況還不太明朗,再加上豬價變化太大,很多地方一天漲跌超過1元/公斤。這種情況對目前存欄還比較多的養殖戶來說并不是什么好事。關于即將到來的2020年,養豬人也有幾個擔憂,第一是疫情的失控,到手的錢很有可能再賠進去了。第二是官方對新一年CPI的確定值。
要說新的一年會不會有機遇,那當時有的。一月份大多數學校都已經放假,凍肉產品的消費量會受到影響,熱鮮肉或會趕上,大多數養殖戶還在等待“殺年豬”,雖然屠宰量比去年降低了許多,但總歸還是會比現在的行情要好上一些。
凍肉關稅減少,真能助生產?
近兩天中央連開三次會議,三次會議都提出了要保障元旦、春節與兩會期間的豬肉供應量。從近期凍肉產品下發量也能看出來,雖然12萬噸儲備肉發下來也無法對市場供應造成很大的影響,但豬白條肉的價格明顯被抑制住了。
我國豬市受到多方因素影響,向來維持“缺豬不缺肉”局面,如今養豬人對儲備肉的擔憂還未平息,明年豬肉進口減少關稅又在做文章……
經國務院批準,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近日印發了一項通知,從2020年1月1日開始,我國將對一些商品的進口稅做出調整。
在本次調整當中,令人關注的是凍豬肉的進口關稅稅率從12%降低至8%。不僅如此,為了保障生豬生產順利恢復,通知中還提到將對10個稅目用于豬飼料的雜粕繼續維持零關稅的條件。
“降低凍豬肉進口關稅稅率,有利于降低進口成本,增加凍豬肉進口數量,緩解國內豬肉供給壓力,對保障民生有重要作用。”中國畜牧業協會副秘書長李景輝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