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總結:
1) 產能:吉林遼寧兩省來看,規模大廠及散戶分化明顯。規模企業擴張較明顯。非瘟疫情存活下來的散戶普遍不愿意繼續養豬。自付盈虧的散戶有30%左右轉養禽類。公司+農戶的合作模式下,隨著規模廠計劃養殖量增加,積極性相比自負盈虧的養殖戶復產比例要高。時間上大廠在今年年初開始普遍留能繁母豬,上半年也從南方引種調運過來一批后備母豬,目前第一批留種母豬開始產仔,市面上流通的仔豬開始由這批留種母豬供應,公司+農戶的模式在8月末開始陸續有補欄養殖的,10月豬價持續上漲養殖戶養殖意愿明顯提高,自負盈虧的養殖戶也加入隊伍。但發生過疫情的地區目前仍然極少有復養的,復養一般會重新選擇地方。遼寧相比吉林公司+農戶的積極性更高。
2)存欄變化及疫情:遼寧疫情去年11-12月最嚴重,吉林年后3-4月最為嚴重。目前疫情有明顯轉好,但部分地區仍然偶發小規模疫情。開原蓮花地區及黑龍江佳木斯一些地方目前仍有小范圍疫情,目前影響局限在小范圍。遼寧生豬存欄疫情高發的時候散戶存欄下降60%-80%,大廠存欄下降30-50%,目前散戶基本沒有恢復,規模企業及合作農戶母豬存欄恢復50%-80%左右,肥豬存欄量恢復20-30%。吉林規模企業及合作農戶基本類似。
3) 復養意愿:散戶退出后基本不會考慮復養,轉養禽類的占50-60%左右,1000頭以上存欄的某些地方30%左右考慮轉養禽類。大廠有激進擴張的,也有相對保守的,總體來講大廠擴張意愿強烈,種苗資源主要集中在牧原及少數規模廠,其他規模廠多數向牧原采購種苗。
4) 消費:無論在東北產區還是在華東銷區,豬肉銷量下降較明顯,有向禽肉轉移趨勢。
5) 生豬供應調運:向南方調運量大,遼寧大批量的豬發往兩廣,有些地方比例可以達到70%以上,吉林當地消化和外運比例對半。按照復養情況,未來幾個月出欄量依舊下降,體重明顯提高有一定補充,年末存在一個出欄小高峰。東北地區供應需要到2020年3季度7-9月份才有望得到相對好轉,2季度則會逐步出現供應好轉跡象。
6) 復養區域:疫區基本不在考慮范圍,傾向于在疫情未發生過的地方養豬。
養殖端
1. 遼寧省遼陽市大營城子村養豬場 散戶育肥
存欄:養殖戶李老板認為本地生豬存欄減少30-50%。自家幸免于豬瘟,年初存欄2300頭,行情轉好后陸續賣出,目前存欄1000頭。
心態:當地養殖戶打算一直養,不輕易出欄。計劃新租賃一個豬場擴大規模。
仔豬來源:養殖戶仔豬從大連方向運過來,未見有使用非瘟疫苗的。
飼料配方:小豬料粗蛋白含量在28%,大豬料粗蛋白含量在20%,玉米方面大豬及小豬料玉米配方占比均在70%左右。
淘汰與替代:因虧損嚴重,周邊有小豬廠改養鵝。規模廠的產能穩定有序擴張。行業集中度在進一步提高。
養殖成本與后備產能:目前當地100斤重母豬售價在3500元/頭,多一斤加17元,每窩產仔12個,二元與三元均為12個。但三元母豬奶水少,母性差,仔豬成活率偏低。附近老百姓三元母豬留種只有2成,大廠留種率高。
非瘟補貼:目前未見到對非瘟病死的豬進行補貼,采購新設備政府會給補貼。
2. 遼寧開原豬經紀人 經紀人
疫情及存欄:目前當地疫情仍有零星發生,主要在散戶中存在,大型養殖企業防控措施嚴格,幾乎不會發生疫情。養殖方面,散戶多保持觀望,大型養殖企業正常養殖,生豬相關行業豬販子、飼料廠等環節開始有資本介入養豬行業,之前發生過豬瘟的廠幾乎不會再養豬,養豬都是新建園區為主,也有外部資本租用此前清欄的場區用于養豬。對于東北整體存欄規模,疫情最嚴重的時期存欄下降到60%,目前保守看恢復到正常的40-50%。大集團方面,存欄都有顯著下降,目前大集團基本可以滿足豬源自給自足,但外賣仔豬極為有限,主要用于各大集團內部,及集團之間調運。
生豬補貼及復產意愿:目前生豬補貼說法較多,對于養殖集團的補貼兌現一般較好,針對農戶則多推諉,最終補貼兌現力度有限,公司+農戶的模式公司回購方式目前由考察農戶養豬成品率變為考察豬只存活率,相對自養農戶這種模式保證一定收益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好。從地區上來看,鞍山遼陽地區補貼機制完善,遼東(鐵嶺開原補貼多推諉,農戶養殖意愿較低)。
復產情況:目前發生過豬瘟的地區未有復樣發生,開原蓮花地區仍有零星豬瘟發生,影響不大。附近昌圖是遼寧重要的豬源地,去年疫情嚴重,存欄損失70%,農戶大幅虧損,養殖戶有60-70%轉養禽類,該地農戶養殖規模原來在500-1000頭豬,目前養殖量大幅減少。生豬復產主要在遼西地區,另外各大集團都打算在遼東地區本溪等地投資建廠,因當地豬瘟高發期也未發生疫情,地形對于防控豬瘟比較有利。遼西地區多為公司+農戶的合作方式,看重價格對風險不算擔心,遼北地區散戶較多,抗風險能力弱,目前仍然有拋售撤資的行為存在,因疫情仍在零星發生,養豬風險偏大。
仔豬及白條豬價格:當地仔豬價格牧原920-940元/頭,散養戶860-870元/頭,相比其他地區波動不大,市場補欄不太積極。當地仔豬供應緊平衡,需求差,供應有限。
生豬調運:遼寧與兩廣,江浙價差2塊錢可以販運,廣東是交易市場模式,可選擇投放點較多,江浙多針對企業,投放點單一,議價能力較有限。
非瘟疫苗:目前仍未聽說大集團有打疫苗的,養殖戶有打常規疫苗的,東北這邊普遍還不相信疫苗可以見效。
種豬與留種:當地種豬在非瘟嚴重的時期也受損嚴重,某大廠在當地原有種豬26000頭,最慘只剩4000頭,目前恢復到5000頭水平。大廠留三元母豬的不普遍,散戶留三元母豬的比較多,一般夠欄舍周轉的都會考慮留三元母豬,當地散戶養殖規模只有上百頭。松原扶余養殖基地最多養殖近10萬頭母豬,在非瘟嚴重時候大部分都被清欄。牧原目前在周邊的3家繁育廠已經開始出豬,存欄5000頭左右。
自繁自養育肥成本:以經紀人親戚為例,養殖500頭圈舍,育肥成本在5.8-6.2元/斤,仔豬成本790元/頭,東北仔豬價格穩定。一般理想來講當地自繁自養育肥成本在6.1元/斤,實際達到6.4-6.5元/斤。同行的四川養殖同行稱四川周邊自繁自養育肥成本理想在6.5元/斤,實際要達到7元/斤。西南方面正邦擴張力度較大。
飼料需求:同行營口嘉里的豆粕銷售稱該廠8月份生豬料環比開始持平,9月份環比增長20%,根據反饋信息他預計11-12比例月豬料銷售有望開始同比持平。
3. 扶余某規模以上繁育場+育肥場
疫情:黑龍江佳木斯,雞西,鶴崗仍然有豬瘟發生,扶余本地暫無疫情。吉林省疫情最嚴重的時期是2-3月份,散戶因疫情影響清欄達60-70%,疫情最嚴重時間持續2個月。目前扶余公司的豬在東北供應高于需求,需要外運。
豬價:目前規模廠仔豬10-15kg規格的外售價格1350-1400元/頭,農戶自己繁育的仔豬700-800元/頭。目前大廠毛豬出欄價17.3元/斤,外調需要加0.3-0.4元/斤,外調主要需求280-300斤的肥豬。吉林黑龍江都在上種豬,基數在逐步增加。目前配種在260斤以上開始配,受孕114天,能繁母豬下崽到出欄需要10-12個月(目前出欄體重在150斤前提下,出欄時間會推遲1個月以上。且由于三元豬重量層次不齊需要多養一段時間才會下崽)。
出欄體重:目前公司產能恢復速度較快,出欄體重在270-280斤水平,正常出欄240斤;散戶出欄體重高,白城方面有散戶出欄到400多斤,一般出欄體重達到300斤以上。屠宰場目前屠宰均重在270-280斤,正常240斤。
存欄:公司目標到年底恢復到6萬頭母豬,育肥豬60萬頭。黑龍江某公司計劃養殖母豬4-5萬頭。公司也會與農戶有合作放養一部分,放養規模需要滿足每批存欄500頭以上的規模,1000頭左右存欄規模的居多,養殖戶主要請雇工幫忙。放養的都是外購仔豬,目前仔豬供應方面當地大的繁育場供應1000頭/月,小廠500頭/月,仔豬目前一般肉料比在1.2-1.5。
屠宰場賬期:5-6月賬期5-6天,目前現金流有惡化跡象。某知名大型屠宰場開工率較低。
生豬調運:調運目前主要到南方兩廣,兩湖,川渝地區,滬杭地區有一部分。南方檔口多,可選擇性強。華東地區一般是廠對廠調運,向兩廣和滬杭地區調運費用差不多,東北豬需要和兩廣及滬杭地區差價達2元/斤以上調運才有利潤。
4. 長春九臺散養戶
存欄:養殖戶A存欄母豬300頭,養殖戶B存欄母豬100頭。非瘟疫情最嚴重的時期當地存欄減少30%,目前恢復的不多,肥豬轉育母豬的少。
出欄體重及價格:目前當地出欄體重270-280斤,正常水平230斤。目前當地毛豬價格17元/斤。主要省內消化,少部分調運,當地開A票較難開。目前斷奶仔豬當地價格1100元/頭,30斤規格的仔豬1500元/頭。
飼料:目前養豬都用大北農的全價料,使用大北農豬廠的豬料系列。
引種政策:目前國外引種政府報銷50%費用,省外引種報銷500元/頭。
豬舍成本:簡單框架成本較低,只有55元/平米,塑料大棚成本200元/平米,做磚混結構成本在1200-1500元/平米,加上上下水及其他成本在2300元/平米。投建簡易棚舍速度較快,1-2周可以投入使用。
養殖成本:目前自繁自養出欄成本在6-6.5元/斤,外購仔豬養殖成本達10元/斤。
復養:目前新進養殖的都會考慮養100頭以上肥豬,規模太小不賺錢。有母豬的不會考慮再補欄,目前100斤左右的三元母豬售價3300元/頭。出欄目前都會考慮一次性多出欄,減少出欄次數。
屠宰端
5. 東北某大型屠宰企業
出欄體重:目前進廠屠宰的豬體重在140kg/頭以上,相比正常水平提高20kg/頭左右。
疫情狀況:目前佳木斯仍有散戶在發生疫情,復養方面總的來說大場成功率高,散戶成功率偏低。
養殖替代:復樣失敗的散戶轉養禽類及牛羊的占比有限。
飼料銷售:8月以來該公司旗下飼料廠飼料銷量逐步探底回升,8月銷量4000噸/月,9月銷量5000噸/月,10月銷量6000噸/月,均為豬料,肥豬料增加明顯。飼料銷量總體仍然低于往年正常水平,往年正常水平銷量在7000-8000噸/月。
6. 沈陽某產業一體化企業
屠宰量及利潤:1月份屠宰量在5000頭/日,目前價格大漲,豬源稀缺,目前屠宰量1000頭/日。目前毛豬屠宰-80元/頭,終端價格變動有一定滯后性,毛豬價大漲后終端接受能力下降,屠宰產能利用率下降且出現虧損,目前主要依靠去年年底儲藏的凍品投放彌補屠宰虧損。
出欄體重:目前到場均重132kg/頭,之前118kg/頭。生豬主要往南方發運。
復產情況:當地有小散戶積極復養,但成功率較低。沈陽周邊50頭以下的較多,目前成功率很低。中大型養殖場謹慎復產,由于防疫條件及管理較好,總體來看中大型養殖場復產成功率較高。該企業復產投入很大,在沈陽周邊投資了不少豬廠,未來存欄目標要達到400萬頭,計劃明年10月存欄量達到100萬頭。其他大型企業7-8月在撫順租賃一個豬場,父母代進6000-7000頭??傮w而言,目前豬源比較少,工廠豬不好收,標豬難找。
飼料需求及出欄變化:國家扶持對該公司投入很大的。其他大型企業兩個月前小豬料就增加了,現在肥豬料也大幅增長。東北生豬出欄量應該是恢復過來了。10月比9月出欄增加了20%。
7. 公主嶺某大型屠宰企業
復養情況:周邊自負盈虧的散戶基本沒什么復養的,主要因疫情風險太大,農戶風險承受能力非常低。養殖企業復養積極性相對高,其繁育的二元及三元母豬基本自用,極少外售。
豬價及盈虧:目前30-40斤規格的仔豬售價1140元/頭,毛豬方面屠宰場收購價16.7元/斤。目前屠宰毛豬虧損30-40元/頭,分割肉也虧損。企業通過賣出去年囤積的凍品肉保持盈虧平衡,凍品肉總體惜售。因公司主要走高端路線,凍品肉雖然利潤高占用資金量較大,目前僅少量補充凍肉庫存,業務線仍以冷鮮肉為主。公司在東北3家工廠,每月凍品出庫量在50噸/月。
消費:當地豬肉消費下降比較多,7-9月消費持平,往年旺季消費要增加較多。外運量較多。
南方發運情況:目前每天向廣東發運10-20大車,每車150頭。
產能及開工:該企業屠宰產能1600頭/天,目前日屠宰量500頭,市場豬源偏緊,目前收豬開始出現搶豬情況。
出欄體重:無論大廠及散戶,出欄體重均有顯著提高,大廠出欄體重普遍養到270-280斤/頭以上。散戶出欄體重普遍達到300斤/頭以上。
養殖意愿:散戶出欄后補欄的極少,有轉養雞鴨鵝的較多。主要因素仍然疫情較嚴重,養殖風險較大。
8. 長春某大型屠宰企業
屠宰量出欄重及價格:日屠宰量1300頭,往年正常水平在2300頭,最低屠宰量700-800頭,正常過年時候屠宰到5000頭。毛豬價格17.1-17.2元/斤,均重125kg,標準230-240斤,向南方運輸的帶A票可以高出0.7-0.8元/斤,南方屠宰場給帶A票。送豬散戶占比較多,養殖戶賣跌不賣漲,270斤的都上大車,小車送到廠里主要供本地及北方市場。
大廠情況:最近沒出豬,前期的豬出280斤,自己廠目前活豬屠宰是微利,凍品公司目前總庫存2300多噸。
淘汰及復養:大廠三元母豬淘汰量明顯減少,小戶三元母豬多,7-8月份母豬銷量開始增長比較明顯。
存欄及出欄:整體存欄比去年少一半,以前出欄500頭,現在出欄300頭,7月份公主嶺地區存欄幾千頭母豬,規模廠出欄占比20%,價格漲到9-10塊/斤后農戶復養積極性明顯加大,存欄比最低時期恢復30%,最低時候生豬存欄下降70%,預計年底最多恢復到正常水平的70%,疫情后第一批繁育母豬出仔豬大約在8月末-9月份,該批仔豬育肥出欄的時間需要到3月中下旬。
肥豬外運及屠宰開工:目前發往外省一天200-300頭,發往江蘇。往南方發也不賺錢,工廠保本屠宰量不低于1200頭/天,收豬仍以標重為主,目前設備不支持殺大豬。往山東發均重260斤。
終端消費
9. 沈陽 新隆嘉超市
從7,8月份開始,鞍山豬肉下降50%,沈陽下降40%。雞肉消費增加20%,牛羊肉消費略增,總體彌補不了豬肉缺口。
10. 上海 浦東新區博山小區某菜場
豬肉檔口:肉攤去年10月豬肉進貨價8元/斤,目前進貨價26元/斤,豬肉目前銷量下降明顯,往常一天可賣出6-7片肉,目前一天賣一片(一片為半頭豬)。因銷售遲緩,老板將賣不掉的肉做餃子餡對外出售。
肉雞檔口:現殺活雞自6月份開始價格有明顯上漲。小公雞從20元/斤上漲至25元/斤,母雞由30元/斤上漲至35元/斤。目前銷量100只/天,之前是80只/天,銷量增加20%。